+ -

美国监管机构确认银行有权托管加密货币

时间:2025-07-15

来源:互联网

在手机上看
手机扫描阅读

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和美联储今日联合发布声明,明确允许银行托管客户加密资产。此前多家监管机构曾尝试单独推行该政策,而今日新规的表述更为清晰。

但声明也包含若干限制条款,监管机构反复强调消费者保护原则。最关键的是,新规明文禁止银行让客户直接掌控托管机制中的密钥。

加密货币进入美国银行业新时代

联邦监管体系已全面渗透进支持加密货币的新态度,这将带来一系列深远变革。

然而悬而未决的监管困惑仍可能延缓重大进展,监管机构有时也会遭遇挫败。今日三大联邦金融监管机构联合发布声明,确认银行可托管加密货币:

近几个月来,OCC、FDIC和美联储各自采取多项举措厘清银行与加密货币的关系。例如OCC曾在5月试图明确托管规则,FDIC则曝光了涉及加密货币银行服务的文件,并修改规则以防止未来滥用行为。

就连近期与特朗普政府存在摩擦的美联储,也在努力弥合银行与加密货币的鸿沟——该机构移除了强烈劝阻传统金融机构涉足加密行业的声誉风险指南。

简言之,多数重要监管机构都希望推动这一规则变革。未签署今日声明的美国证交会(SEC)也在1月通过了类似表述。但此次三大机构联合声明使得立场更加明确:

"银行机构可提供受托或非受托形式的加密资产托管服务...有权以管理其他受托资产相同的方式管理加密资产。"声明如是写道。

这意味着什么?本质上,监管机构正全力确保银行可自由开展加密托管业务。声明提供了一些通用准则以确保最大程度的消费者保护,包括实施审计、保持合规、部署网络安全措施等。

但监管机构在一个可能令加密社区不满的问题上态度坚决:当银行托管加密资产时,其必须作为主要托管方承担全部责任。换言之,银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允许客户直接访问账户私钥。

这其实是个小妥协。许多加密爱好者本就执着于自主托管资产,这些人最初就不会将代币交给银行。多数客户只会在银行处理转账请求后立即取回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机构并未完全采取放任态度。声明反复强调银行必须保持合规与安全,甚至制定了新规。联邦政府虽愿意尝试银行托管加密资产,但仍坚持严格标准。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