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吧 → 服务器性能随着业务快速扩展而出现瓶颈,追加投资不是最聪明的办法

服务器性能随着业务快速扩展而出现瓶颈,追加投资不是最聪明的办法

时间:2010-11-22

来源:互联网

最近一银行数据中心的哥们很烦,一边是业务部门不停要扩展规模,追着他增加服务器,另一方面使老板卡着预算不给钱。

作者: 萌007   发布时间: 2010-11-22

我想这是多数企业都在面临的状况,尽管芯片的运行速度还在按18个月增长一倍的速度在提升,但是IT经理们发现即使更新最新的处理器也并不能满足大量业务的需求,有统计显示85%的处理器容量处于闲置状态。关于“性能”需要被重新定义,即看IT系统是否能支撑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从关键业务应用到商业应用,以及互联网应用,不同的应用有各自的特点,有些适合进行CPU密集型的计算、有些适合进行大吞吐量类型的计算;有些具有成本优势、有些具有扩展优势等等。甚至在一些行业,客户的工作负载有时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或者在一些客户的数据中心里,往往有不同的工作负载并存。IT系统必须能够适合不同工作负载而优化。

作者: 萌007   发布时间: 2010-11-22

为工作负载而优化是IBM智慧系统的核心理念。客户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面临着不同类型的工作负载需求,用一种系统通常也能运行处理各种不同的工作负载,就像很多客户目前正在使用的那样。但是如果从成本、安全性和扩展性等不同的维度来衡量这些工作负载的使用时,某一种系统就很难同时成为不同客户需求的最佳选择。因而选择并构建一个适合客户需求的最优系统就成为实践智慧系统的关键所在。部署为工作负载优化的系统一般可以从三个层面考虑:

1.选择适合不同工作负载的系统:从关键业务应用到商业应用,以及互联网应用,不同的应用有各自的特点,而不同的服务器存储设备也都是针对这些不同的工作负载特点而优化设计的,有些适合进行CPU密集型的计算、有些适合进行大吞吐量类型的计算;有些具有成本优势、有些具有扩展优势等等,客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负载类型选择有针对性的系统平台。

2.为适合特殊行业应用预先集成的方案:在一些行业,客户的工作负载有时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那些为这种特殊负载进行特殊设计的系统此时往往成为这类客户的最佳选择。这些预先集成的系统进行了软硬件打包、预配置和工厂调优,例如:IBM的智能分析系统、SONAS(Scale Out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存储等。

3.针对混合负载集成的系统:在一些客户的数据中心里,往往有不同的工作负载并存,这时,为支持混合工作负载环境而设计的整合的多系统架构就成为理想之选,它可以动态满足不同负载的计算要求,使管理更加轻松。IBM走鹃(Roadrunner)超级计算机,以及即将发布的大型主机新一代产品是这类混合负载集成系统的代表。

作者: 萌007   发布时间: 201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