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密货币崩盘标志着轻松获取风投资金的终结:B2 Ventures

时间:2025-11-07

来源:互联网

标签: 加密货币崩盘标志着轻松获取风投资金的终结:B2 Ventures

在手机上看
手机扫描阅读

B2 Ventures创始人Arthur Azizov表示,风险投资人对加密风险的审查已趋严格。

  • 十月崩盘令至少部分风投机构感到恐慌
  • 当前风投更青睐基础设施而非加密产品
  • 利率上升与市场成熟化促使投资人更具选择性

在十月加密市场崩盘抹去数十亿美元市值并动摇投资者信心后,风险资本正在收缩风险敞口。利率走高、流动性收紧及情绪受挫迫使投资者减少代币投机,转而关注维持系统运行的基础设施。

对于长期深耕金融科技的Azizov而言,这种收缩标志着转折点。他在接受crypto.news采访时指出,风投正日益转向支撑生态系统核心技术的基建项目,这些项目能抵御下一轮市场崩溃。

crypto.news:近期加密市场遭遇190亿美元爆仓的暴跌。机构投资者作何反应?是否促使他们重新评估风险?

Arthur Azizov:十月闪崩无疑是市场的警钟。据我观察,多数机构的第一反应是大幅强化风险审查——包括抵押品质量、流动性来源及爆仓机制,更遑论杠杆水平。此后风险偏好行为明显暂停,诸多基金收紧敞口、提高内部风险阈值,并要求交易场所与对手方提升透明度。

部分风投已放缓投资节奏,优先选择具备健全风控体系或直接影响基建的初创企业,而非投机性应用。同时,经验最老道的机构将此视为加注抗压建设者的良机。简言之,当前投资方和项目方都更聚焦资本效率、压力测试和实时风险分析。

CN:前瞻性加密风投当前关注哪些主题?下一波投资浪潮将涌向何方?

Azizov:据我观察,最具前瞻性的风投正超越叙事炒作,将注意力从"加密产品"转向"加密基建"。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主导2026年。现实资产代币化、市场中性收益策略、连接传统金融与链上流动性的中间件已显现强劲势头。

数据与风险情报领域也日益受关注——即帮助机构实时监测敞口、抵押品和执行质量的项目。与此同时,AI投资浪潮未消退。仅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就有五家AI初创企业各自融资超10亿美元,AI交易量占全美风投总量的35.6%,交易额占比近三分之二。

因此下一波浪潮将聚焦规模化验证可行的方案——通常通过AI实验迭代实现,而非从零再造用例。

CN:风投交易日趋集中化,头部机构包揽大额融资。这是市场成熟、风险规避还是其他信号?

Azizov:我认为这是市场自然演进的结果。虽易被简单归为"风险规避",实则反映市场成熟化。早期广撒网是为寻找突破性创意,如今门槛已大幅提高。投资者现在青睐能破解监管瓶颈、交付机构级产品并在逆境中展现增长力的团队。

这也关乎信任与专业度。具备领域深耕经验的大型基金更有能力评估交易机会,并在波动期支持创业者。因此资金正向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和具有明确扩展路径的基建项目集中。总体而言,我认为这是健康现象。

CN:您提到当前融资门槛更高。您个人如何决策对团队及公司的投资?

Azizov:我首要考量团队在压力下的执行力和对市场/监管剧变的适应力。寻找既痴迷产品又能快速迭代学习的创始人,运营纪律与愿景清晰度是底线。

在公司与行业层面,我关注提升流动性或基建效率的方案——如风险引擎、跨市场连通性、资产代币化或数据分析。在我看来,即便在严峻环境下仍创造真实效用的领域永远值得关注。

换言之,我的筛选标准很简单:"当市场恶化时,这项目是否仍有价值?"若答案为"是"且团队能交付,便值得投资。其余皆是噪声。

CN:区块链与Web3领域是否存在被多数机构忽视的机遇或趋势?

Azizov:当然。许多机构仍追逐高调叙事或"头条级"用例,但正如所言,最具影响力的机遇往往在市场底层。以永续合约为例,它已成为数字资产风险转移的支柱,创建了连续流动的对冲场所,实现统一抵押品管理,并为风险引擎设立新标准。

主流市场常低估其在压缩市场碎片化、提升效率及奠定机构采用基础方面的作用。但我认为这种情况即将改变——永续合约已占比特币衍生品交易的68%以上,随着更多机构认识其重要性,份额必将增长。

CN:最后,风投如何应对影响加密行业的宏观因素?货币政策与贸易政策如何影响投资决策?

Azizov:宏观因素已成为所有严肃风投的核心考量。加密领域曾长期游离于全球周期之外,但今非昔比。如今货币政策、实际收益率甚至地缘贸易紧张都直接影响交易流与项目可行性。利率上升使投资者更注重清晰商业模式和可持续的单位经济效益,而非"不计代价的增长"。

新环境下,只有最具适应力的团队和最强韧的基建才能吸引资金,因为波动性已成常态。因此我确信,谁能将不确定性转化为优势,谁就能既度过当前周期,又为未来奠定基础。

今日更新

热门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