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草枯价格大幅上调,农资成本攀升引农户担忧

时间:2025-08-04

来源:互联网

标签: 今日头条

在手机上看
手机扫描阅读

以下是关于“百草枯涨价”事件的综合分析,综合核心事实、市场影响及争议焦点:

? 一、涨价核心事实

调价幅度

红太阳公司(000525.SZ)于2025年7月30日发布调价函,42%百草枯母药价格从年初的1.2万元/吨上涨25%至1.5万元/吨(制剂同步调价)。

年内累计涨幅达36%(7月上旬已从1.03万元/吨涨至1.4万元/吨,7月底二次调价)。

供需背景

产能集中:红太阳全球市占率45%-55%,原药产能3.2万吨(可产10万吨42%母药),当前开工率100%,订单排产饱和。

需求驱动:南美、东南亚等地区农田杂草防治需求激增,海外订单环比增长22%。

成本压力:硫磺、甘氨酸等原料价格飙升(硫磺同比涨160.64%),叠加高温限产推高成本。

⚠️ 二、涨价原因解析

因素具体影响原材料成本硫磺、甘氨酸价格暴涨,甘氨酸年涨幅超160%,直接抬升生产成本。产能收缩国内环保政策趋严(如山东、宁夏事故致30%产能中断),美国孟山都停产加剧全球短缺。国际需求海外订单激增22%,尤其南美、东南亚市场拉动供需失衡。替代品联动草甘膦、敌草快等替代品同步涨价(草甘膦年涨10.5%至2.63万元/吨),间接支撑百草枯需求。

? 三、市场影响与争议

企业端:短期业绩提振

红太阳预计涨价“对业绩有积极影响”,有望扭转上半年预亏1.68亿元的局面。

农药板块股价异动(如ST红太阳7月涨幅近13%)。

农民端:成本压力上升

百草枯因亩成本仅5.8元(低于草铵膦等替代品)在农业大省仍有刚需,涨价直接推高种植成本。

政策与安全争议

禁而不绝:国内自2016年禁售水剂,但2020年抽检仍发现14款农药非法添加百草枯。

公众质疑:网友指出“剧毒农药为何涨价?”反映政策执行漏洞与安全隐忧。

致死风险:误服5毫升即可致死,中毒后肺纤维化进程不可逆,无特效解药。

? 四、未来趋势与风险

短期价格坚挺

供需紧张(产能受限+需求刚性)支撑价格高位运行,红太阳订单已排至饱和。

长期替代加速

全球30余国禁用百草枯,草甘膦、敌草快及生物农药(如L-草铵膦)渗透率提升。

红太阳等企业布局转型(如敌草快二氯盐、氯虫苯甲酰胺)。

监管风险

公安部持续打击非法流通,舆情压力或引发更严管控。

? 总结与建议

本质逻辑:涨价是供给收缩(政策限产、成本上升)与需求刚性(低价高效)的短期博弈结果。

企业策略:龙头企业短期受益,但需加速低毒转型(如红太阳布局替代产品)。

政策行动:严打非法流通,加强低毒替代品推广(如草甘膦、敌草快)。

公众警示:百草枯剧毒无解药,误服致死率超50%,务必远离非法流通产品,优先选择合规替代方案。

热门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