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深圳近20家银行联手封杀不法中介,虚假宣传高收费引监管介入(深圳近20家银行在哪里)

时间:2025-07-31

来源:互联网

标签: 今日头条

在手机上看
手机扫描阅读

? 事件核心脉络

2025年7月,深圳近20家银行(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等国有大行及招商、平安等股份行)集体发布声明,点名封杀贷款中介机构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简称鑫心惠邻)。该中介涉嫌长期假冒银行合作方,以“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虚假宣传揽客,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引发罕见的大规模银行联合行动。

⚠️ 中介的三大违规操作

假冒银行合作方

虚假宣传:在社区电梯广告、公众号盗用20余家银行LOGO,标注“战略合作伙伴。

话术欺诈:冒充“银行信贷经理”,电话推销“无抵押低息贷款”(年化利率4.5%→2.5%),实际推荐需企业资质的抵押经营贷,隐瞒真实门槛。

高额收费陷阱

存量贷款“降息服务”:收取节省利息的15%-20%作为服务费。

新增贷款收费:按贷款金额收取0.2%-0.8%服务费(如贷款100万,收费2,000-8,000元),综合费率可达15%-20%。

诱导材料造假与高危操作

伪造资质:协助客户PS流水、虚构经营合同,套取经营贷置换房贷(违规流入楼市)。

AB贷骗局:诱导资质不足的借款人A寻找亲友B作为“担保人”,实际让B申请贷款供A使用。

> 典型案例:上海某中介伪造“茶叶买卖合同”,客户因骗贷罪被起诉。

? 银行集体封杀的真实动因

声誉风险

中介收取高额费用后谎称“银行要求”,导致消费者误认银行乱收费。

信贷风险

中介包装的客户资质造假,增加银行坏账率。深圳某银行网点透露:中介渠道贷款不良率是自营业务的5倍。

监管压力升级

2025年3月起,公安部与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打击金融黑灰产,重点整治非法中介;10月将实施的《助贷新规》要求银行对合作中介实行“白名单制管理。

?️ 消费者防坑指南

识别高危信号

❌ 凡声称“无视征信”“内部渠道”“零服务费”均为骗局;

❌ 合同金额与实际借款金额不符;

❌ 要求提供空白材料或伪造证明。

正规贷款渠道推荐

| 场景 | 安全操作 |

|-------------------------|-----------------------------------------------------------------------------|

| 普通个人/企业贷款 | ▶ 优先通过银行APP办理(如招行“闪电贷”、建行“快贷”),全流程0额外费用。 |

| 资质复杂需协助 | ▶ 仅选择银行官网公示的“白名单中介”,签约前核查收费明细。 |

遭遇欺诈后的维权

立即取证:保存合同、通话录音、聊天记录;

多渠道举报:

向银行客服(955xx)投诉;

拨打金融监管总局热线 12378 或反诈中心 96110。

? 行业趋势与警示

监管重拳:2025年全国已取消多家违规助贷资质,银行建立“中介黑名单”,严惩员工勾结行为。

本质提醒:

> 所有银行直贷均不收取中介费!所谓“转贷降息”多涉骗局,若一线城市房价不会“腰斩”,银行低息贷款也从不“免门槛。

守住钱袋的铁律:让常识跑赢贪念,坚持“银行APP>网点>白名单中介”的优先级。

热门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