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日本地震——微软vs苹果
时间:2011-03-15
来源:cnblogs
如果你想为日本地震灾民捐款,你会用什么方法?看看科技界巨头微软和苹果这对竞争对手在这种微妙时刻有何动作。
首先来看看微软。他们用Bing的账号在Twitter上发出向地震灾民捐出十万美元的倡议,但提出一个条件:需要用户转发该条Tweet,用户每转发一次,微软就将他们的捐款提高1美元,直到十万美元为止。
微软传递的信息很直接。这很像我们前几天提过的一个例子:非盈利网站Exlpore.org提出,只要用户对他们Facebook上的“Dog Bless You”募捐页面给出一个“喜欢”,他们就捐出一美元。这个方案运行得很成功,虽然也有一些负评,但绝大多数的评价都是积极的。
微软的捐款方案收效不佳。在捐款倡议发出之后,很快出现了负面评价。一些人认为这个活动是一场“丑陋的营销活动”,喜剧演员 Michael Ian Black对他Twitter上的160万粉丝说,微软应该“停止将一场灾难转变为一次TMD营销机会”。微软很快删除了这个募捐方案,取而代之的是直接捐出10万美元:
接下来看苹果。苹果没有直接向地震灾民捐款,他们在iTunes Store里开设了一个特别位置(iTunes地址),并向用户保证将他们的捐款100%送到红十字会用以帮助日本。苹果制作的募捐页面让用户通过iTunes捐款就像在这里购买音乐一样简单,正像下图显示的,推荐的捐款数额为$5、$10、$25、$50、$100和$200:
苹果的策略——不是真正捐钱,而是让更多人在登陆iTunes Store的同时(或许他们还会顺便买一些东西)能帮助到那些惨遭地震灾害之后又受到核威胁的可怜灾民。当然了,苹果在这场活动中也不是什么都没捐——因为大量现金转账肯定不是免费的。
对此您会怎么看?这些商业巨头是应该直接捐款,或是让我们参与,还是促使我们捐款?这些是否是利用大灾难牟利的行为?是否因为非盈利组织的非盈利形象而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您是如何界定盈利和非盈利?
【译者小评】
两个公司,两种思路。一个实体做捐助,硬套上社会化外壳,想“借壳”做推广;另一个提供和推广渠道,通过社会化策略将用户吸引到渠道上来。不同策略在不同推广背景中的应用值得思考。
热门阅读
-
office 2019专业增强版最新2021版激活秘钥/序列号/激活码推荐 附激活工具
阅读:74
-
如何安装mysql8.0
阅读:31
-
Word快速设置标题样式步骤详解
阅读:28
-
20+道必知必会的Vue面试题(附答案解析)
阅读:37
-
HTML如何制作表单
阅读:22
-
百词斩可以改天数吗?当然可以,4个步骤轻松修改天数!
阅读:31
-
ET文件格式和XLS格式文件之间如何转化?
阅读:24
-
react和vue的区别及优缺点是什么
阅读:121
-
支付宝人脸识别如何关闭?
阅读:21
-
腾讯微云怎么修改照片或视频备份路径?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