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宇航局航天器与彗星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时间:2011-02-17
来源:cnblogs
上图即为“星尘号”在与坦普尔1号彗星发生“亲密接触”时所拍摄到的后者的高清图像
“星尘号”所获得数据对于科学家研究彗星提供有力的支持
“星尘号”与坦普尔1号最接近时两者仅仅相距112英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当地时间15日通过“星尘号”太空探测飞行器与坦普尔1号(Tempel 1)彗星进行了一次“史上最亲密的接触”。
美国天文学家们已经确认这一次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亲密接触”发生在距离地球2.1亿英里之外,在与坦普尔1号“擦肩”的那一刻,“星尘号”探测器按照计划拍摄下了72张高清晰度的照片。当地时间15日凌晨4点37分,NASA的“星尘号”宇宙探测飞行器与坦普尔1号(Tempel 1)彗星的距离仅仅只有112英里(约合180公里),而当时坦普尔1号彗星正以每小时2.4万英里的速度飞行。星尘号”探测器于1999年发射升空,经过5年的漫长旅途之后,其在2004年顺利到达目的地怀尔德2号彗星(Comet Wild 2)。此外,“星尘号”在飞行过程中已经捕获了大量的宇宙及彗星尘埃供科学研究使用。
“星尘号”与坦普尔1号“亲密接触”时的模拟图像
科学家克里斯·琼斯(Chris Jones)表示,“星尘号”在地球轨道进行低空飞行时开始向地面指挥站传送照片,而从照片开始传输到全部发送完毕需要超过六个小时的时间。目前,来自美国NASA的天文学家们表示,他们可以分辨出目前的坦普尔1号与2005年时有何变化。2005年,科学家使用一艘名为Deep Impact的太空船猛烈撞击坦普尔1号并借此对其展开科学研究。事实上,此次“星尘号”与坦普尔1号的距离已经超过了此前科学家们计算所得出的结果,而搭载在“星尘号”上的记录仪器的数据显示探测器当时甚至与坦普尔1号周围的宇宙尘埃发生了碰撞和摩擦。NASA表示,研究人员将利用此次难得的数据试图解开围绕坦普尔1号本身的一些谜团,比如坦普尔1号表面地形的形成究竟是内部变化的原因还是遭受外部小行星撞击的结果,此外科学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还将验证坦普尔1号表面的凹面是否是彗星内部储存的冰转化为天然气的结果。
科学家热衷研究彗星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结果能够帮助科学家们揭开太阳以及行星的形成之谜,而彗星上存在的原始元素最远可以追溯至太阳系产生的初期,即大约为45亿年前。
热门阅读
-
office 2019专业增强版最新2021版激活秘钥/序列号/激活码推荐 附激活工具
阅读:74
-
如何安装mysql8.0
阅读:31
-
Word快速设置标题样式步骤详解
阅读:28
-
20+道必知必会的Vue面试题(附答案解析)
阅读:37
-
HTML如何制作表单
阅读:22
-
百词斩可以改天数吗?当然可以,4个步骤轻松修改天数!
阅读:31
-
ET文件格式和XLS格式文件之间如何转化?
阅读:24
-
react和vue的区别及优缺点是什么
阅读:121
-
支付宝人脸识别如何关闭?
阅读:21
-
腾讯微云怎么修改照片或视频备份路径?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