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吧 → 既然以太帧头包括8字节的同步前序,为什么计算帧最小最大长度的时候不算上它?

既然以太帧头包括8字节的同步前序,为什么计算帧最小最大长度的时候不算上它?

时间:2010-07-25

来源:互联网

因为冲突检测的原因,定义以太最小长度必须为64。
而头本身是:8前序+6目的mac+6源mac+2长度/类型+内容+4校验尾。
那么内容长度为什么不是64-8-6-6-2-4 = 38?
如果内容最少为46,那以太的最小长度不是就等于46+18+8 = 72了?

最大长度也是同样的疑问。

求解释。

作者: 聪聪知不道   发布时间: 2010-07-25

物理层开销,对程序员透明的,不必考虑。
但是计算理论pps的时候要算上。

作者: JohnBull   发布时间: 2010-07-25

本帖最后由 聪聪知不道 于 2010-07-25 16:30 编辑


QUOTE:
物理层开销,对程序员透明的,不必考虑。
但是计算理论pps的时候要算上。
JohnBull 发表于 2010-07-25 15:11




    牛老师哇, 可等到您啦
   
     那是不是说,RFC只规定以太frame的内容为46---1500字节,而那个64---1518的字节是咱们自己(程序员)计算的(目的mac+源mac+类型/长度+内容+尾校验), 而RFC并没有说64-1518这个长度叫完整的一个以太frame?也就是说通常说的以太frame头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定义而不是准确的?
   
   那RFC里面有没有定义以太frame头到底包括不包括前序呢?假设有人问我们,以太frame头长度,我们回答多少呢?如果那8字节前序算是以太frame头的一部分,那我们为什么不说长度是14+8 = 22字节?如果8字节前序不能算做以太frame头的内容,那它算什么?最后的4位校验包括对前序的校验吗?
   
   还有,您曾经说过:在原始的以太网中为了使得通讯的两台计算机可以检测到冲突,要保证frame有一个最小的长度,这个长度根据信号在介质中传输的速度以及信号在介质中传输的最远距离计算而来。这个最小的一个以太frame实际上应该是46+18+8 = 72字节还是46+18 = 64字节呢?

作者: 聪聪知不道   发布时间: 2010-07-25

相关阅读 更多

热门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