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吧 → 折腾个桌面出来怎么就这么难呢?

折腾个桌面出来怎么就这么难呢?

时间:2009-08-25

来源:互联网

debian( squeeze )+kde4.2.4。
内核版本2.6.30-1-686
nvidia 7300gt显卡,安装的官方闭源。
搞了一个下午,被刷新率的问题难倒了,请教一下大家.
先看图,显卡驱动安装好后,在nvidia的配置面板里的设置一切正常。
1024×768 75HZ
可是进入kde的时候,刷新率最高只能设50HZ,一个下午眼睛都看花了。
上传的图像
01.jpg (135.8 KB, 58 次查看)
02.jpg (86.5 KB, 40 次查看)

作者: adonais   发布时间: 2009-08-25

show your xorg.conf

作者: fender010   发布时间: 2009-08-25

用nvidia的设置就好了,kde的那个显示不对,无视它
什么显示器只有1024x768@75Hz?
17" CRT一般可以1024x768@85Hz
显示器有没有OSD菜单显示实际频率值

作者: kgnn   发布时间: 2009-08-25

简单的回答就是:用 nv 的显卡+nv 官方驱动的话,就不要再用 kde 的那个。

基本上,桌面环境自带的这些只适合 intel 显卡。

作者: poet   发布时间: 2009-08-25

lcd 17寸,没有OSD菜单显示实际频率值,也不知道刷新率是75hz还是50hz,看得人眼睛胀痛.我怀疑实际上还是50hz 。我的xorg.conf
cat /etc/X11/xorg.conf
# nvidia-settings: X configuration file generated by nvidia-settings
# nvidia-settings: version 1.0 (buildmeister@builder63) Fri Aug 14 17:55:55 PDT 2009

# nvidia-xconfig: X configuration file generated by nvidia-xconfig
# nvidia-xconfig: version 1.0 (buildmeister@builder63) Fri Aug 14 17:54:58 PDT 2009

Section "ServerLayout"
Identifier "Layout0"
Screen 0 "Screen0" 0 0
InputDevice "Keyboard0" "CoreKeyboard"
InputDevice "Mouse0" "CorePointer"
EndSection

Section "Files"
EndSection

Section "Module"
Load "dbe"
Load "extmod"
## Load "type1"
Load "freetype"
Load "glx"
EndSection

Section "ServerFlags"
Option "Xinerama" "0"
EndSection

Section "InputDevice"

# generated from default
Identifier "Mouse0"
Driver "mouse"
Option "Protocol" "auto"
Option "Device" "/dev/psaux"
Option "Emulate3Buttons" "no"
Option "ZAxisMapping" "4 5"
EndSection

Section "InputDevice"

# generated from default
Identifier "Keyboard0"
Driver "kbd"
EndSection

Section "Monitor"
Identifier "Monitor0"
VendorName "Unknown"
ModelName "CRT-1"
HorizSync 28.0 - 85.0
VertRefresh 75.0 - 100.0
Modeline "1024x768_75.00" 81.80 1024 1080 1192 1360 768 769 772 802 -HSync +Vsync
Option "DPMS"
EndSection

Section "Device"
Identifier "Device0"
Driver "nvidia"
VendorName "NVIDIA Corporation"
BoardName "GeForce 7300 GT"
Option "NoLogo" "true" #加入这一句
EndSection

Section "Screen"

# Removed Option "metamodes" "1024x768_75 +0+0"
Identifier "Screen0"
Device "Device0"
Monitor "Monitor0"
DefaultDepth 24
Option "TwinView" "0"
Option "metamodes" "1024x768_75.00 +0+0"
SubSection "Display"
Depth 24
EndSubSection
EndSection

作者: adonais   发布时间: 2009-08-25

明显是心理作用了,LCD 的低刷新率不会对人眼有任何刺激,这是显示原理决定的。

作者: AutoXBC   发布时间: 2009-08-25

已经有了水平和垂直刷新频率,

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应该正常,

顺便问问n卡的那个什么gui的界面应该是基于gtk的吧。

作者: fender010   发布时间: 2009-08-25

引用:
作者: AutoXBC
明显是心理作用了,LCD 的低刷新率不会对人眼有任何刺激,这是显示原理决定的。
有些 LCD 显示器只在特定的分辨率+刷新率下才能显示正常。

比如我的 Philips 105S5,在 1024x768@75 下显示正常,在 1024x768@60 下有明显的水波纹(调整显示器设置也没法去掉)。

作者: tigatron   发布时间: 2009-08-25

引用:
作者: fender010
已经有了水平和垂直刷新频率,

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应该正常,

顺便问问n卡的那个什么gui的界面应该是基于gtk的吧。
adonais@debian:~$ LD_DEBUG=libs nvidia-settings
10118: find library=libgtk-x11-2.0.so.0 [0]; searching
10118: search cache=/etc/ld.so.cache
10118: trying file=/usr/lib/libgtk-x11-2.0.so.0

也许吧,可能是心里作用

作者: adonais   发布时间: 2009-08-25

果然是基于gtk的,貌似商业的东西都不喜欢qt。

作者: fender010   发布时间: 2009-08-25

本来对qt4很感兴趣的,看这种样子还是早点学gtk好了

作者: adonais   发布时间: 2009-08-25

运行这个看看
$xvidtune
Vertical Sync (Hz)
LCD一般60Hz就好了,不存在闪烁的问题

17"普屏LCD一般不是 1280*1024 吗,字体看着小,就用矢量字体,设置合适就好了。文泉驿正黑不错。点阵字体用在小点距LCD上不合适,调大字号也很细,因为点阵字体没有为小点距显示器优化,只适合CRT或点距比较大的LCD。
17" 普屏 1280*1024 分辨率,点距是相对挺小的,用矢量字体,效果应该比较好。设成1024*768分辨率,应该会比较模糊吧。
LCD的最大分辨率就是最佳分辨率,一般应该使用最大分辨率。

N卡用nvidia官方驱动,KDE那个刷新率显示都是不对的,以前用CRT,它也是显示50多Hz,用nvidia-settings设置正确就行了,不会闪烁的,不用管KDE那个。

作者: kgnn   发布时间: 2009-08-26

引用:
作者: kgnn
运行这个看看
$xvidtune
Vertical Sync (Hz)
LCD一般60Hz就好了,不存在闪烁的问题

17"普屏LCD一般不是 1280*1024 吗,字体看着小,就用矢量字体,设置合适就好了。文泉驿正黑不错。点阵字体用在小点距LCD上不合适,调大字号也很细,因为点阵字体没有为小点距显示器优化,只适合CRT或点距比较大的LCD。
17" 普屏 1280*1024 分辨率,点距是相对挺小的,用矢量字体,效果应该比较好。设成1024*768分辨率,应该会比较模糊吧。
LCD的最大分辨率就是最佳分辨率,一般应该使用最大分辨率。

N卡用nvidia官方驱动,KDE那个刷新率显示都是不对的,以前用CRT,它也是显示50多Hz,用nvidia-settings设置正确就行了,不会闪烁的,不用管KDE那个。
17寸的屏幕上还是比较喜欢1024*768分辨率。
运行$xvidtune
Vertical Sync 75 (Hz)
看来是正常的,可能是被kde4那些华丽阴影之类的搞花眼了,现在使用gnome
一切正常.
忍不住想说两句:
kde好像越来越偏离大众路线了,还是gnome用得比较踏实.
简单的对比一下资源占用,都是在debian下的最小化安装,kde4运行起来内存差不多去掉180m,而gnome只占用了110M左右,.
gtk的软件在kde下字体显示,运行速度是大问题.
好不容易搞定了字体显示,我重编译的firefox3.5.2在kde4里总是有进程残留退不出来,在gnome使用起来飞快!.
还有,使用wine运行exe文件后,wine的几个后台进程也是退不出来,在kde3里就有这个问题.

作者: adonais   发布时间: 2009-08-27

一个软件被大家选择是因为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功能,而不是提供了一些谁都能替代的功能同时占用很少的内存,这是大众化路线。斤斤计较几十兆内存的恰恰是那些小众,大众总是有足够好的机器和足够少的兴趣在系统资源上。

如果楼上单独开贴询问怎样调整 gtk 软件在 KDE 下的外观和字体,我想大家都是乐于提供帮助的。

系统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保证对用户自编译软件的兼容性,因为系统永远都不知道用户会编译出什么样的程序来。同一 gtk 程序在不同环境的运行效率,如果有测试数据就更好了。

作者: AutoXBC   发布时间: 2009-08-27

一直用Gnome ,不是别的,只是因为默认(懒!),也因为Gnome 的朴实!!
还有LCD是没有刷新率这个概念的吧,倒是有一个反应时间这样的概念。

作者: bluebear720   发布时间: 2009-08-27

kde对开源和桌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个人认为dolphin文件管理器和konsole终端是所有桌面环境中做得最好的.
楼上的那么热心,我确实有个小小的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
gnome 的多语言配置是通过locale实现的,如果想gnome中文化需要设置locale 为zh_CN或者zh_CN.UTF-8之类的。
我设置的默认locale为zh_CN.UTF-8,但问题来了,在控制台环境下工作时很多提示显示为黑色方块,要重新设置LANG=c 或者LANG=en_US.UTF-8才能正常显示英文.
有人说需要安装中文字体,我都装过了,没用。我又不想装zhcon之类的东东,有没有可以在控制台环境下显示中文的方法?

作者: adonais   发布时间: 2009-08-27

kde4是十分优秀的。。。
kde3不如不装,和xfce一个效果。。。
gnome也是十分优秀的。。。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kde4的那个菜单,好麻烦。。。

作者: defrag   发布时间: 2009-08-27

引用:
作者: defrag
kde4是十分优秀的。。。
kde3不如不装,和xfce一个效果。。。
gnome也是十分优秀的。。。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kde4的那个菜单,好麻烦。。。
kde4 用不着菜单的,直接打字就可以补齐的。

作者: pingz   发布时间: 2009-08-27

引用:
作者: adonais
gnome 的多语言配置是通过locale实现的,如果想gnome中文化需要设置locale 为zh_CN或者zh_CN.UTF-8之类的。
我设置的默认locale为zh_CN.UTF-8,但问题来了,在控制台环境下工作时很多提示显示为黑色方块,要重新设置LANG=c 或者LANG=en_US.UTF-8才能正常显示英文.
有人说需要安装中文字体,我都装过了,没用。我又不想装zhcon之类的东东,有没有可以在控制台环境下显示中文的方法?
控制台下不能直接显示中文,这个不能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或者加装中文字体解决。目前常用的有这么几种方法。

1.英文 locale。这样控制台下显示的就是英文提示。启动 X 后给 gdm(kdm)转递中文变量参数,图形界面还是中文的。Arch 论坛的大多这么搞,属于回避问题,我不喜欢。

2. 内核中文补丁。给内核打上中文显示的补丁,在任何情况下都正常显示中文,不会出现菱形符号。需要自己动手编译内核,操作太麻烦,对我这种追最新稳定内核的每次编译是种折磨,折腾几次后放弃。
http://blog.chinaunix.net/u/13265/sh...php?id=1008020

3.安装 zhcon 。用 zhcon --utf8 --drv=vga 启动。不用编译,在任何机器上都能使用,通用性好。不过 zhcon 比较大还有些依赖包,只能用位图字体(不确定),显示效果不够好。

4.安装 fbterm。极为轻量,功能强大,显示效果也很好。通过调用 fontconfig 实现矢量中文字体渲染,与 X 下的终端仿真器基本一样。需要系统开启 framebuffer,下面文章有详细介绍。
http://www.linuxgem.org/2008/8/7/Fbterm.4887.html

作者: AutoXBC   发布时间: 2009-08-27

引用:
作者: adonais
......
简单的对比一下资源占用,都是在debian下的最小化安装,kde4运行起来内存差不多去掉180m,而gnome只占用了110M左右......
真正用心使用过kde3的人都觉得它非常小巧轻快。kde3+compiz在我这边只占用80M内存你相信吗?kde4在我这边也只要100M,为什么我们的差别会这么大?

引用:
作者: defrag
kde4是十分优秀的。。。
kde3不如不装,和xfce一个效果。。。
gnome也是十分优秀的。。。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kde4的那个菜单,好麻烦。。。

我觉得kde3比xfce优秀,一个强大一个精减,不知道你为什么说它们一个样?xfce比gnome优秀,因为gnome太中庸。

成熟的gnome2比刚刚起步的kde4要稳定,配合奔腾时代而设计的桌面,当然比配合多核而写的桌面,更小巧。而gnome3仍然跑在kde4的后面。

作者: chenzhen   发布时间: 2009-08-27

引用:
作者: AutoXBC
控制台下不能直接显示中文,这个不能通过修改配置文件或者加装中文字体解决。目前常用的有这么几种方法。

1.英文 locale。这样控制台下显示的就是英文提示。启动 X 后给 gdm(kdm)转递中文变量参数,图形界面还是中文的。Arch 论坛的大多这么搞,属于回避问题,我不喜欢。

2. 内核中文补丁。给内核打上中文显示的补丁,在任何情况下都正常显示中文,不会出现菱形符号。需要自己动手编译内核,操作太麻烦,对我这种追最新稳定内核的每次编译是种折磨,折腾几次后放弃。
http://blog.chinaunix.net/u/13265/sh...php?id=1008020

3.安装 zhcon 。用 zhcon --utf8 --drv=vga 启动。不用编译,在任何机器上都能使用,通用性好。不过 zhcon 比较大还有些依赖包,只能用位图字体(不确定),显示效果不够好。

4.安装 fbterm。极为轻量,功能强大,显示效果也很好。通过调用 fontconfig 实现矢量中文字体渲染,与 X 下的终端仿真器基本一样。需要系统开启 framebuffer,下面文章有详细介绍。
http://www.linuxgem.org/2008/8/7/Fbterm.4887.html
谢谢,讲解的很清楚

作者: adonais   发布时间: 200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