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与Mandrake在一起的日子里...(本主题将于6月18日取消置顶)
时间:2003-05-26
来源:互联网
正如前面我们所说,我们希望Mandrake版能够摆脱烦人的配置与新手的疑惑,更多的是使用技巧和体验.
因此,热烈欢迎各位参加"与Mandrake在一起的日子里..."全新的征文.写出自己的体验,写出Mandrake带给你的的快乐,告诉用过和没有用过Mandrake的人们Mandraker的快乐是什么样的.
体裁,字数不限.
作者: QuickTime 发布时间: 2003-05-26
我想从遥远的时**始说起...
我在高中的时候认识了苹果电脑.这个必须提到.没有苹果电脑的存在,我就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好的东西,有比Windows强的东西,更不会关心Linux了.
当我在21st Century上看到那个透明的iMac和可爱平滑的水果iBook的时候,我才知道,电脑可以这么好看!!!于是身边看到的电脑顿时黯然失色...于是我开始有意无意的收集苹果的资料.正是苹果,让我看穿了M$和它的Windoz.
于是我常常在和同学谈到电脑的时候对M$不遗余力的抨击.另外一个同学虽然相对支持微软,但是他给我的提到Linux.不过我在当时没有电脑,也没有能力装Linux,Linux就是传说中一个开放的自由的操作系统.没见过,后来看到一些图片,我也觉得一般般,不过既然是M$的敌人,多少我还是有点好感.
上大学了,买了电脑.一直没有安装Linux的愿望.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有一台苹果,因为我实在有点受不了Windoz了.于是我把我的Windoz变成Mac OS的样子,安慰我自己的心灵.
对面寝室的一个同学,买了正版的Redhat 7.2,我后来才知道的.一次突发奇想很想装个Linux来看看.就借过来.还好安装不是很困难,比较顺利的装上了.不过没有声音!于是花了几天时间来搞声音,没有成功.很失望.发现操作也不方便,不是很爽.不到一个星期,RedHat 7.2就从我的硬盘上消失了.
后来买了一本电脑爱好者,上面介绍了最新的RedHat 8.0和Mandrake 9.0,看到里面的介绍,似乎我在RH 7.2里面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比如软件包的管理等等.于是又有欲望再试试Linux.不就去百脑汇去逛,看到了正版的RH 8.0,于是购物狂似的买下了.回来就装,装上了发现还是没有声音.很痛苦.花了很久很久,也许一到二个周都在搞声音.努力还是有收获.我按照国内的教程安装alsa驱动都失败了.还好我英语不错,就直接alsa的官方站点上找到howto,编译了半个多小时,弄好了.
其实当时觉得RedHat的中文显示很不错啊!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讨论美化汉化,我还去发表言论说,我觉得不汉化就很不错啊,为什么要汉化呢??
很长一段时间就在RH里面玩玩,听听音乐.不过没有Mplayer,很多很多东西都不好搞.不过我已经接近满足了.RH 8.0我还是重装了好多次,特别是后来还是觉得自己美化一下比较好.美化失败了我没有办法就重装!不过还好不久就搞定了,好像是安装了Linuxfans上面的自动汉化rpm包.印象中好像没有copy simsun字体,不知道是不是自带了?
还有一次,我改了分辨率之后再改回来刷新虑很低,找了很久不知道怎么配置,于是又重装.我想我重装系统几乎成癖,大概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习惯吧?不过也好,不然我怎么会有闲心重装Mandrake 9.1这么多次为了汉化?
不过不久我就把RH打入冷宫了.因为我觉得它没有桌面应用能力.长久不会进入Linux,都在Windows下面happy.唉,回忆起挂接windoz分区和加载U盘...多么痛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收藏了许多.mov预告片的我,用Mplayer来看视频总是"您的系统太慢,放不了这个..."
后来去百脑汇又看到了蓝色的Mandrake 9.0,小巧的包装,让我怀疑它和RH比起来究竟如何?因为不贵,卖25元,我很激动就买了.回来就装第三个系统.
安装的过程就让我觉得很不错,不论是速度还是其他.更让我激动的是安装好了就有声音!啊,这个世界上居然有这么好的东西.安装好了,windoz分区也挂接好了,还有ntfs分区!!!看到书上说把U盘插上就会在桌面上生成图标,插上去,真的出来了!!
天啊,我觉得自己好蠢,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在RH里面解决的问题,在Mandrake里面居然一点不需要我操心!!很快我就被Mandrake征服了.不管是那个方面都让我感到很棒.速度!RH的速度和MDK比起来,太慢了!启动程序,终于有了"快感"!!
这段时间我的RH...我再也不进去了.不过随着时间流逝,硬盘逐渐紧张.也随着我对Mandrake的认识不断深入,让我下了狠心把RH格掉了,毕竟RH 55元买的.不过由于我的Mandrake在硬盘最后,所以我把Mandrake也格掉,便于重新分配空间给我可爱的Mandrake.而且我安装成reiserFS,速度更有优势了!
在此之前我按照论坛上的文章美化了Mandrake,不过不是很完美.因为网上没有人说用阳春白雪美化,所以虽然我的光盘上有阳春白雪,我以为不好没有用.这次重装,我就大胆使用阳春白雪来看看,结果令我惊讶,不仅自己把simsun安装好了,而且粗斜体等等方面看起来都是完美!!
有音乐陪伴我很不错.我安装了哈密瓜的Mplayer.同样的Mplayer在我的Mandrake里面运行怎么就这么流畅呢???XMMS也直接可以放mp3,当初我的RH不能放我还以为是系统本身出问题了.
于是我真的就可以长时间的待在Linux里面了!摆脱Windoz的感觉真的很好!!
我的另外一个同学也就在这个时候被我感染也安装了9.0.
真正让我体验到Linux强大的还是9.1 Bamboo的到来.虽然我才安装不久.不过它继承了dophin的一切优良传统,而且速度进一步提升.在RH8.0的时代,我一直认为Linux是很慢的.不过9.1让我体验到Linux的高效,明显比我的XP好多了!后来我就在bamboo里面写论文,看网页,上QQ,上YAHOO MESSENGER什么事情我不能做?后来还可以玩一些Windoz游戏.用Grip来做ogg音乐,用Xine来看DVD...Windoz里面没有任何播放器可以像Mplayer/Xine这样迅速的启动!自带的Mplayer速度更快了...我也快要流泪了!!!
和Mandrake在一起的日子里,我觉得我自由了.而且这种自由真的很不错,没有速度的牺牲,较少艰难的配置...我有漂亮的KDE 3.1+Gnome 2.20+Enlightenment,还有动画的cool鼠标...超强的系统监视器gkrellm...几乎无所不能的mcc(mandrake control center),在文字和图形下都那么强大...强大的linuxconf...功能比mcc更厉害的webmin...我不再那么依赖windoz了...!!!
和Mandrake在一起的日子里,我真的快乐得使用Linux了!!!
作者: QuickTime 发布时间: 2003-05-26
作者: afanofamd 发布时间: 2003-05-27
作者: peng1974 发布时间: 2003-05-28
我很期待啊。
作者: QuickTime 发布时间: 2003-05-28

99年初买电脑,JS装了个95 OSR2,说98如何如何不稳定,结果第二天就格盘装98了。造成现在这种拼命追新的性格。
5月新潮电脑介绍了linux这玩意,还教了简单的安装和几个命令,嘿嘿,买了rh5,结果当时的X还不能驱动我的TNT,只能玩玩简单的命令。
暑假,买到了10元的RH6,能用X11amp来放MP3。知道什么叫Xfree86,什么叫KDE,gnome。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玩了半年,在win98和rh间排徊。
2000年,买了turbolinux,知道linux原来也可以显示中文,知道linux不止一个发行版本,但ZwinPRO在我那机器上实在很慢……………(才32M内存:P),后来的蓝点,可以说是不错的了,让我听说了grub和reiserfs。当时win2000诞生在国内PC杂志一片骂声中,不过我觉得还不错啦,就是启动有些慢 。
2001年初买了套红旗2,结果,KDE经常无缘无故就crash,gnome也不怎么样,老是崩溃,比win98还可怜。暑假换了电脑,结识了XP,就很少在linux下混了。上网也开始频繁了,一次无意买了D版的mandrake8.1,发现不能光盘启动,就自己研究,终于装上了,那时实在很喜欢看mandrake的启动过程(framebuffer加上几个图标实在很漂亮)正巧上网频繁,开始学美化,学文本配置,发现mandrake的招牌——控制中心,真是方便我等大众。
2002年暑假,有位朋友送了套mandrake9.0 beta1,看到了KDE3,Gnome2,实在是很漂亮,那时开始尝试自己编译内核,配置服务器了。在这段时间,我的计算机水准突飞猛进。
开始为学校做网站,当时机房的老师们手上还是redhat7.2,结果机器性能极其糟糕。后来我试着把mandrake9装上,效果极佳。以至后来我将其用在好几台机器上。
接着自己用了很久的redhat8(没办法,老师逼的),发现其PHP的代码兼容性糟糕。又不能用vmware,倒…………………
装mandrake9.1前,还认识了slackware,发现它的简洁和速度确实难有人比。便成为必装系统(现在很少进,因为字体不是很好:P)。mandrake回来时,发现9.1更快,更强大了,现在已经成为我的必备系统,mandrake实在太人性化,一顺手就很难拒绝。
mandrake和我的共同点,就是求新,求快。我喜欢:)
作者: nbxmedia 发布时间: 2003-05-28
装上了RH7.2之后,我觉得用起来还可以,只是感觉没有 Windows 那么顺手而已。加之我对Linux一窍不通,连ls都不会用,也不敢瞎弄。就是装上 Opera 随便看看,对照一下翻译。我还记得,当初 Opera 的 rpm 死活都装不上,最后还是靠我的同学出马,用了--nodep --force的选项才搞定的。
一切终将改变。(呵呵,好像是联通的广告词。)我的光驱不幸挂了,我就新买了一台。Windows 倒是没问题,马上就认出来了新光驱。可惜,Redhat 死活就不认。原来点桌面上的光驱图标就能出来,现在只是提示无法读取设备。心想,反正只是做翻译用,光驱不用就不用了。
大概是在2002年初吧,看到卓越网上热销 Linux,觉得好奇就过去看了看。架上一共有两种产品,Redhat 7.3 和 Mandrake 8.2,一个是58元,另外一个是32元。我想都没想就奔 Mandrake 去了。那个时候也对 Mandrake 了解不多,令人惭愧的购买了未经授权的盗版。
Mandrake 8.2真的不愧是超级经典的版本,用起来很方便。那时候的阳春白雪套装 Simsun 效果真是一流,比现在的各种汉化可是要省事多了。更令人兴奋的是,我一点 Opera.rpm 的图标,居然就能自动进行安装,让我感动得痛哭流涕。
后话就不必说了。接着我又陆续参与了 KDE/GNOME/MandrakeTools/Mandrake网站的翻译。跟我的同学一起逛软件店的时候,当我指着碟中碟 Mandrake9.0 的包装上的“打造动感世界”几个字,对他说这是我翻译的时候,那种自豪感是他无法体会的。
现在,Mandrake 遇到了暂时的困难,我们也有义务为它做点实际的事。尽管MandrakeClub 的会费不是那么平易近人,我们还是看到有更多的中国人愿意加入。所以我才会有发起中文文档翻译计划的想法。但非常不幸的是,对于中文文档,大家的需求程度并不是太高。加之进行文档编译的技术难关也有待攻克,中文文档计划将被迫延后。
说着说着就跑远了。:o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3-05-28
最初用(或许说“装”更合适,因为并没有用在做具体的事情上,而仅仅是装上看看)LINUX是因为想看看PC上的UNIX是啥样子的,当时装的是REDHAT5,结果是失望,我不是开发人员,对DIY操作系统也没有兴趣,只想看到有另外的选择,因为我是对当前的主流软件许可协议非常痛恨的。但它远没有传说中那么好,以一个DESKTOP平台要求来看基本是失败的作品,之后装MDK5.1,界面花哨了,但运行还是不稳定,于是再次删除。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已经开始不满了,要说出“要配置”一类的话了,但是,我想回答的是,当人们讲“一辆汽车”的时候,应该不仅仅是只一台发动机吧?
之后,有朋友给我一份SOLARIS,不仅安装费劲,而且看了版权协议后知道它一样是我要反对的,在这样的协议下,这份拷贝是属于盗版,而正版价格比WIN要贵得多,加之对SUN的一贯不好的印象,我的机器上还是只有WIN一种OS。
但是,随着对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越来越不满,想找一种OS替换WIN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之后,花了几百元RMB买了一份TURBOLINUX4,这时我发现我要替换OS的原因似乎并不是因为钱,而仅仅是因为对那些许可协议的不满,甚至是对法律的不满,许可协议里“您没有任何权利”这样的词句就象一根扎在皮肤深处难以拔除的刺,不时地让我痛一下。
结果依然是失望,这份TURBOLINUX包不仅里面一样有不可复制的专有成分,而且也一样不能稳定运行,我想更换我的DESKTOP的愿望再次落空(现在这份几百元的10张盘的象古代奏折一样的包已经被太太扔掉了,留下一个后来花同样价格买的TURBOLINUX6,也是同样的包装,算做一个记念吧。),它们比起我用的IRIX和HP-UX实在是相差太远。之后,REDHAT6和TURBO都只用来当工作组服务器,想更换前端看来只是一个幻想肥皂泡了。微软的确是了不起的,如果不是这份霸道的许可协议,实在是没有更换的必要(顺便提一下OS/2和MACOS,媒体对这两者的赞美多是一种逆反而已,前者是介于95和NT之间的东东,或许比95好一点,但比NT就差多了;MACOS有优秀的用户界面,但技术陈旧落后,如果不是NEXTSTEP,真可能今天已经没有MAC了,JOBS真令人敬佩)。
曙光从REDHAT7.3开始,我真正用它做前端工作了,直到我的几百封MAIL令它崩溃,但基本上,它可以用在前端了,虽然只是承担不重要的工作(不要跟我说什么那不是OS崩溃,LINUX不死机之类的话,工作是第一位的,死机和应用程序崩溃退出对工作的影响没有区别,都是导致辛苦成果的丢失)。于是,我们的每台PC都贴上了“POWERED BY REDHAT”的标志,尽管看起来挺粗糙,远没有“intel inside”拉风。
接下来,REDHAT再次从我们的机器里消失了,取代它的不是WIN,而是——久违的MANDRAKE——MANDRAKE9.0。尽管它不是十全十美,程序有时还是会崩溃,每天目录里会有N个画着地雷图标的CORE文件,但我们还是开始在工作中用它了,现在,小组里只有一台运行NT4的工作站,其余都不是WIN了,工作台全部是MANDRAKE9.0,感谢MANDRAKE!
当然,我知道,我要感谢所有为自由贡献智慧的人们,而不仅仅是MANDRAKE。我尊重版权,完全同意创造者应该获得回报(就象我的两份TURBO的钱可以买一个WIN),我愿意为知识和劳动付钱,但“获得回报”不应该是掠夺的代名词,每当提起软件价格的时候,或者讲起“盗版”的时候,一些人总要提出“开发者是否应该获得回报”这个实事上是在转移人们视线的问题,如果掠夺算“回报”并以法律认可的话,那英国在鸦片战争中就是一个无辜的角色了。
但终久,我们不能对抗法律,所以我们只能寻找属于我们的自由。我不后悔曾经的汗水钱现在成为书柜角落里的摆饰,因为自由无价。
作者: bitworker 发布时间: 2003-05-28
遗憾的是,装完REDHAT7.1的第二天,我就把它删了,因为它让我很郁闷,声卡不认,显卡不认,猫不认,连中文也不认,没法看片,没法游戏,没法上网,没法QQ,还管它开不开放的,直接把它S删除了。
当LINUX删除之后,继续WINDOWS。就这样用到了2003年,我们开始学操作系统课程了。于是又想装一下LINUX,开始装的是REDHAT8,然后REDHAT9出来了,连夜下载了一个,装上去,结果感觉还可以,就这样用LINUX用了2-3天,开始学着装WIN4LIN,遗憾的是,在REDHAT下,死活装不上。看看大家说的都是用MANDRAKE装的,于是下载了一个MANDRAKE9。
我开始对MANDRAKE不抱任何希望,只是认为有空的时候玩玩罢了,然而,当我装好的时候,我的想法彻底改变了,MANDRAKE漂亮,运行速度快,而且,不用装什么软件,就可以听MP3,看AVI。
我还不会用LINUX,但是MANDRAKE的好用,就给了我信心,我还体验不到修改系统带来的乐趣,可是我就是喜欢MANDRAKE,莫名其妙的,真的!
用了MANDRAKE,以前每个月来一次的(装系统),现在再也不用担心了,用了MANDRAKE,晚上睡觉就放心了(不会担心有人骂:为什么FTP无法登陆),用了MANDRAKE,你好,我好,他(她)也好!
MANDRAKE,更快,更爽,更舒息!
作者: hhxxttxs 发布时间: 2003-05-28
对于bitworker的文章,我有一点不是很赞同。
就是Mac OS X并技术落后。其建立在可以与Linux一争高下的FreeBSD上,还有开源的内核计划:Darwin.而底层上面的Aqua用户界面同样充满技术。其稳定性,易用性等等不都是技术的体现?
而他的iMovie给普通用户简单的接口但是可以做出高质量的DV,比MS的MovieMaker强n倍。iTune则是超强的个人音乐DJ,媒体管理功能强大,还可以与iPod配合,最近更是加入在线购买音乐的功能,同时取得极大成功。
Safari浏览器基于KHTML,也让人看到了很不错的新的Mac浏览器。
iChat与AIM兼容,也在MSN之前很久就支持自定义头像。
等等。
只是做个说明,大家没有必要再在后面发表与Mac相关的文章。防止偏题:)
作者: QuickTime 发布时间: 2003-05-28
作者: bitworker 发布时间: 2003-05-28
一次,和朋友逛书城。看到一本厚厚的书《深入LINUX建构与管理(第2版)》,78元,附送4张CD,是RH7.0。当时就心动了,因为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Linux,听说它的难操作,难使用。想买,但是……78元对于我来说,贵!往后的数次逛书城,我都会去到那个固定的位置,看那本书。它一直躺在那里,没有人买去。用手摸摸,还沾了点灰尘。
大三那年(2001年),我以找工作的名义,从广东跑到陕西西安去玩了。结果玩得没了钱回家,还真的要在那里打工。一个月之后,才拿着650元回到家中。于是再次去到书城里,恰巧碰上9折优惠期。终于,我高兴地捧着那本书,回到学校,并马上迫不及待地把RH7装进我的电脑里。
我的Linux旅程就这样开始了。但是囿于条件不足,我一直都只能是学到基本的Linux命令。显卡驱动没有,进入X的时候,刷新率特低,看坏眼睛哦。舍友们都对我玩Linux有好奇心,可是,我却无法向他们展示Linux有什么好处。不久,还是不得不回到Windoz。书与光盘也就搁在一边了。
毕业之后,凭着以前做电脑公司打工积累的经验,我到了一家酒店里做网络管理员。看到电脑房里有数台空闲机子,加上不错的网络环境,我自然是不能浪费啦。于是用Win2000做服务器,搞内部论坛。接着,就是重新翻出那本书,再次安装RH7,几经周折,居然成功地搞了个邮件收发服务。当时的心情真是兴奋极了。后来朋友告诉我他在用新的RH8,我就要求他也刻成CD送一套给我。还没研究没多久,RH9出来了,上网下载的时候,看到有不少链接提供Mandrake9.1的下载,便想着一同来下来看看吧。
为了尝鲜,我首先安装Mandrake。嗯,安装界面漂亮!让我高兴的是,居然直接提供我喜欢的Enlightenment窗口管理器!安装完以后,嘿,有xmms,可以直接播放mp3;有xine,可以直接看影片听wma。这对收藏了许多wma的我可是福音啊。
Mandrake的控制中心也给了我震撼!直观,简便的操作,配置系统不用麻烦。在网上看到许多关于如何美化RH的中文字体的文章,但是在Mandrake里,只要你还有Windoz系统,它就可以帮你将Windoz字体复制过来并完成设置。太棒了!rpm包的添加、删除也非常方便。
最有趣的一件事就是,我想装mplayer,于是下载了它的安装包,却总是安装不成功。不是缺这就是缺那。使我苦恼不已。结果后来看到一篇帖子,说Mandrake的光盘里自带了mplayer!哇,原来我是白走了那么多的弯路啊!马上安装,欣赏影片!爽!!!
再回头安装RH9,发觉真是麻烦多多。唉,还是回到Mandrake吧。先学好应用。日后要考RH认证的时候,再学RH吧。
作者: 狂客 发布时间: 2003-05-30
在不断的上网来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时候,我知道了LINUXSIR这个网站。每天多有人来到这里来发帖子,来问问题。同时还有很多人来介绍不同的LINUX的版本。虽然有些东西对我来说还是太专业了,不过自己还是硬着头皮来看。
我最初选择的LINUX版本就是MANDRAKE。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MANDRAKE的报道,说这个版本的LINUX比REAHAT更好,在美国更受欢迎。所以自己就从网站上来开始装载。下载还是很快的,仅仅就花了半个小时就搞定。不过那个版本是90的。记得自己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安装。使用的方法是硬盘安装。那个时候问题真的是好多呀。比如说,安装到了一半的时候系统会提示安装出错,装好了又没有声音。由于我的网卡集成在主版上,所以在LINUX下面根本没有办法来上网。那个时候,自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装系统就有10遍,真的是一场噩梦呀。为了解决问题,只好到MANDRAKECLUB上去寻找相关了帖子,找了有一天,终于成功解决了自己的问题。那时的心情,我想每个LINUX迷都会知道的。
终于有91版本, 以前在90下面的问题全都没有了,系统声音可以自己选择模块,也不用去网上下载什么东西了。关于不能连接网络的问题,还象同90版下一样更改就可以了。同是我觉得MANDRAKE比REDHAT更加人性话。可以通过控制中心来更改自己的设置。在REDHAT下面,同WIDNOWS下一样的受到压抑,而且是极为痛苦的。REDHAT没有WINDOWS那样漂亮,又没有MANDRAKE里面的自由。
MANDRAKE是我的选择,希望它更好!!
作者: jeffereylj 发布时间: 2003-05-31
作者: 狂客 发布时间: 2003-05-31
直到有一天,系统被病毒攻击了,硬盘惨遭格式化。我想,既然如此,干脆试试 GNU/Linux 吧!于是开始装 Redhat,版本号 6.1。装完以后,发现速度缓慢,显卡支持很差,声卡没声,且是英文版,弄了几下没弄好,于是又装回了 Windows 98。
但我很喜欢自由,喜欢追新,于是开始找比较容易供初学者使用的 Linux(那时 BeOS 公司已经差不多快垮了,我觉得再用这个系统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何况软件又少;不过如果 Be 公司依旧良好发展的话,我现在可能就不在这儿了)。这个时候,Xteam 冒了出来。当时他们有一个很吸引人的特性:可以在 fat32 盘上安装 GNU/Linux,而且中文支持也不错,名字也很有趣:Lindows,和现在那家美国公司一样。很显然,这比较适合我。于是我买了下来,试用了一下,觉得不错,但速度实在慢,而且声卡还是没法发声,而且没法编译 ALSA(那个时候就知道 configure、make 了,我觉得我学 GNU/Linux 还是比较早的)。
后来又试用了蓝点。这是国人在技术上最优的 GNU/Linux 系统。它汉化到内核,这是现在很多技术人员都做不到的事情。不过蓝点寿命太短,否则还可以大有作为。可惜现在蓝点已经不做 GNU/Linux 发行版了。
终于来到了 Mandrake。开始是《Chip——新电脑》杂志赠送的 Mandrake Linux 8.0 精简版光盘。非常不错。然后我用的就是那个经典的 8.2 了。8.2 版可能是最稳定、最适用的版本了,我现在还觉得这个版本比 9.0、9.1 要强,但是中文翻译还不是很好。
于是就加入了 Mandrake Linux 的翻译小组。后面的事我就不用说了,就是我开始到论坛上问问题,后来就成了版主了。
作者: ShiyuTang 发布时间: 2003-06-01
从98年有了第一台电脑开始..因为喜欢网络安全,在网上随处都可以看见什么"unix","linux"的字样,于是很好奇,经查资料知道在PC上只能运行linux(那时候没有solaris for x86),于是在山东的LINUX站订购了第一个linux:redhat5.2,开始了我linux之旅。。到现在也用了很几个版本吧,如蓝点,debian,suse,rh,gentoo,还有Freebsd,solaris和1个小时前的mandrake,在mandrake前我非常喜欢 Debian因为自由,而且什么都自己动手,很喜欢,但是每当遇到其他事情感觉自己很累的时候,就想要简单的东西,如一来就可以进行工作,不需要大量的配置等,这时候喜欢上了suse,但是用了几星期,感觉在我公司机器上p4 1.8g 256内存下还是那么的慢,特别是每当用yast2配置某个东西后,都会把所有的东东全部重新写一次(最烦就这个),所以特别慢,还有其他一堆问题,于是也被我“珍藏”起来了,从今年1月起到一个小时前几乎没有玩任何LINUX了,因为工作需要2K,所以还是离不开。在最近项目做完的时候,再次来到这个熟悉的论坛,进入这个陌生的板面时候,对里面的一切所吸引,Mandrake Linux....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但是从来就没有用过,因为觉得很差,但是看了各位的贴后,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决心安装一个,找Quicktime借了CD,于今天晚上开始了我的Mandrake旅程。。。。
当在我哥机器上装完后,进入了这个熟悉的界面,换上mandrake默认的主题,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清爽,圆圆的边角看的让人有种舒适感,MDK的控制中心又如此的体贴,速度更是比SUSE快了那么多,而我哥机器还是C400,160M内存啊,以前为他安装了各种版本,结果都被他删了,看的出来今天为他安的,才是他最喜欢的。。。。。
就说这么多吧,祝各位6。1快乐哈:)
作者: 月风 发布时间: 2003-06-01
我去年9月底买的电脑,国庆节就装linux,我不喜欢用windows,因为一出问题,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比如那个“XXXXX内存不可读”。
第一个版本装的的是redhat 8,由于没有软驱,也没有起动光盘(还不知道硬盘安装),装了一天才装上,用nt引导linux。装完后没有声音(最常见的问题了),捉摸了一个多月,才搞定,因此对alsa的驱动几乎耳熟能详,国庆那7天假期,几乎没有睡觉,国庆结束时,开始装的mandrake9.0,可惜每次x都起不来,联装了n次就放弃了。也是在那时候吧,知道linuxsir。重新回到rh8, 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那时装了gaim-qq,qterm,基本的上网要求都满足了。但没完多久,我又装了turbolinux,感觉很难看,特别是kde2.2.没多久删掉了。
接下来装的是gentoo,当时用这个的人应该很少,我回到windows,用vmware,不知道装了多久,把kde都装上了,后来觉得在vmware下用的不爽,便转向debian。
目前这是我用的最久的一个,大概从11月左右到今年2月分,后来由于debian X无法启动,只好回到redhat,当时才感到redhat是多么的容易使用,疯狂用到了3月底,mandrake9.1出来了。
马上删了debian装mandrake9.1, 汉化也很熟练了,第一次的汉化方法,很成功,跟redhat的汉化效果一样,自己觉得很满意,就在linuxfans贴出自己的桌面。
可惜redhat9.0紧接着就出来了,迫不及待就装了rh9.0,虽然感觉改进不多,也觉得不怎么新鲜了,大概用了3周左右,想起了机器上还有个mandrake,从这时开始真正的使用Mandrake。
如果老停留在折腾哪个发行版,意义不是很大,使用mandrake初,我详配置postfix,一直没有成功。现在也没有。渐渐感到自己的底子太薄了,没有什么编程背景。也就在这一个多月里头,我学习了bash编程,那个自动汉化脚本是个习作。学习rpm的制作,做了几个比较常用的rpm包,第一个rpm是zhcon 0.2.3,当时真是激动呀。在学习这些的同时,我也一边弥补c语言,重新研读了两本教材,做一些小程序。
一直到现在。
我的感觉是,不管你用什么linux,差别都不大。我可以在任何一个版本上,构造和我现在一模一样的使用环境:Fvwm+mozilla+emacs+vi+bash+qterm+tex
第一次接触linux的兄弟使用mandrake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没有必要尝试每个发行版本,不值得呀!
我喜欢mandrake的一个地方是她吸收了不少debian的精华,可惜那个apt还没有官方引入!
作者: euboy 发布时间: 2003-06-01
作者: faint 发布时间: 2003-06-02
作者: as710054 发布时间: 2003-06-04
最初由 euboy 发表 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如果老停留在折腾哪个发行版,意义不是很大,使用mandrake初,我详配置postfix,一直没有成功。现在也没有。渐渐感到自己的底子太薄了,没有什么编程背景。也就在这一个多月里头, |
作者: issin 发布时间: 2003-06-04
最初由 issin 发表 I just set well postfix on mdk9.1 |
作者: euboy 发布时间: 2003-06-04
第一步的任务就是挑选发行版,先后试用了Turbo Linux 7.0(?),Red Hat 8.0,Mandrake 9.0。一开始的硬指标是阅读doc文档,觉得Turbo Linux最好,可是由于不好找资料对我这样的菜鸟不合适就放弃了。rh8那时由于进行了重大的改变,很多东西也不好搞,尤其是不能放mp3和dvd,而且感觉总出错,最后也被我淘汰了。
刚开始用Mandrake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后来在linuxeden那里遇到了网名“不点”的朋友给了我不少帮助,这里一定要表示感谢。那时好像也来过linuxsir,不过竟错过了这里一定要表示遗憾。
由于有一些dos和unix基础,所以慢慢的也能自己解决一些问题了,在黑暗中摸索使我感觉又回到读书的日子,很温馨的感觉。
随着对Mandrake的了解越多,我越被他们的理念和热情所感动。所以我很希望能够为这个优秀的发行版的推广尽到自己的绵薄之力。所以有什么心得都不敢藏私,来到linuxsir后,好像我发的头两个帖子就被收入了精华,由于这里的氛围很好,就留下来了。昨天无意中发现自己已经是普通会员了,看来也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了。
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成熟男子,我感觉Mandrake的商业模式确实是有问题的,很难避免破产清算,但由于其底子不错应该还能找到下家。(希望不是微软。)这里我只能祝福她好运了!可以肯定的说:好的发行版不会消失,她们只是改头换面而已。
作者: ali_fred 发布时间: 2003-06-04
作者: chunxiayu 发布时间: 2003-06-06
作者: warcry 发布时间: 2003-06-15
最初由 issin 发表 I just set well postfix on mdk9.1 |
main.cf如下:
alias_database = hash:/etc/postfix/aliases
alias_maps = hash:/etc/postfix/aliases
allow_untrusted_routing = yes
best_mx_transport = abc.3322.org
command_directory = /usr/sbin
config_directory = /etc/postfix
daemon_directory = /usr/lib/postfix
inet_interfaces = all
luser_relay = root
mail_owner = postfix
mail_spool_directory = /var/spool/mail
mailbox_command = /usr/bin/procmail -a $DOMAIN -d $LOGNAME
mailq_path = /usr/bin/mailq.postfix
manpage_directory = /usr/share/man
newaliases_path = /usr/bin/newaliases.postfix
queue_directory = /var/spool/postfix
readme_directory = /usr/share/doc/postfix-2.0.6/README_FILES
sample_directory = /usr/share/doc/postfix-2.0.6/samples
sendmail_path = /usr/sbin/sendmail.postfix
setgid_group = postdrop
smtp_connect_timeout = 30
smtp_data_done_timeout = 600
smtp_data_init_timeout = 120
smtp_data_xfer_timeout = 180
smtp_helo_timeout = 300
smtp_rcpt_timeout = 300
smtpd_banner = $myhostname ESMTP $mail_name ($mail_version) (Mandrake Linux)
unknown_local_recipient_reject_code = 450
作者: issin 发布时间: 2003-06-16
有了自己的机器之后,也有好一段时间在忙乎瘟都死里面的软件,现在都还在时不时的进去逛,学校也真够垃圾的,一字不提什么linux,就上次莫名其妙的提了一下红旗,搞什么

买过不少本本的linux,RH7.3,TURBOlinux……rh7.3装好碰到了共通的难题,声卡不能驱动,麻烦,那时不能上网(应该说上网麻烦,不会配置猫,校园网不开通依然),所以干脆放在那里不进,不过我一直预留着空间给linux,买了turbo,竟然告诉我装不上(盗版的果然没好货),还是回到瘟都死,晕死了!
偶不经意经人介绍来到linuxsir,看到的linux本本比我看到的瘟都死还多,哈,真爽,心理安慰ing……·#¥%……—*终于找到了心目中的版本-MANDRAKE
下载好了,格了RH,硬盘安装,帅,爽,我没有(C1.0G),我可以~~~
谢谢linuxsir 我一直在支持ing,万万分之一也是一份。
作者: quan 发布时间: 2003-06-17
我是从有关《铁达尼》的制作花絮里知道linux的。但时看到说用一个自由的操作系统能做出那么好的影片特技觉得很神奇。就留心上了linux。我也从知道操作系统有从vax、unix、netware、windows、到linux了。那时应该是1999年还是1998年了?!
我用的第一个linux可能是redhat5.0,大约是在1999年。当时才买了PC(K6-300,32M,YMF724、3.2G,显卡是975的)。在盗版市场买的。装上,大失所望。YMF724没有声音,也不能输入中文。后来又看了先网上的文章,装上了oss,总算玩了一个月。后来,同宿舍的同事的同学买了xtem1.0,用了,觉得很不错。不过还是用不了YMF724。又发现没什么实用价值,不能用Office软件,就很少用。
这段时间用linux时发现了很多问题。就上网search,找到了一个现在令很多人怀念的linuxbyte 。我第一次注册了我的网名“绝世而独立”,在上面学了不少东西。自己也买了两本有关linux的书看了N次。总算对linux有一点了解。
后来又用了bluepoint2.0、trubolinux、xteam的lindows1.0和redhat6.2,但是都不长。感觉其中最好的是bluepoint,主要是它好用,中文支持是最好的。我当时经常玩里面的游戏! 再后来,linux在不断发展。linux下的程序也不断的在发展,越来越多。这时,我的办公PC由原来的HP(P3-166,16M,3.4G)变到了P3-866,128M,treind975,20G了!这时redhat7.1也问世了。我也装上了它。不过从这时候起,我的PC就有了一点毛病。那就是进入linux后,用得不久。PC屏幕会出现黄白相间的色条。按任何键也没反映!稳定的linux也经常死机了!可是windows98用的好得很!热启动几次后,redhat就彻底的完了!用命令行也没办法!不过,有一次
不知道如何安装设置的,还比较稳定。但时玩了很多东西。如编译内核,装VMWARE啊。后来,又装了redhat7.2老毛病又范了!又用过bluepoint,也有死机。可是热启动N次却没有任何问题。我这时对RaiseFS这种万民称颂的文件格式有了深深好感。
终于,我们的主角来了!Mandrake Linux来了。在linuxbyte上看到MDK8.0的发布。看到linuxbyte的介绍,我就知道我一定要试试MDK8.0。装的时候,简直让我大吃一惊!这就是MDK?---cool!而且选中文后安装界面变成了中文。这个时候,redhat还是很难看的安装界面。选了RaiseFS作为文件系统後,尽管也死机,可是热启动N遍,MDK还是稳如泰山!用MDK的时候,我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MDK一定是第一!
当时MDK8.0还很少人用,对中文远没如今那么好。而且在美化的时候还发现了在redhat上行得通的办法在MDK下却有问题。经过摸索和整理,我在网上写了《MDK8.1/8.2美化及其它》一文。这可能是在内地比较早对MDK的美化专用文章。这篇文章在本站也有,不过,北南兄把我的“绝世而独立”改成了“绝世而顶立”。:)
说实话,如果我是专门搞IT的,可能我还有更大进步。可是,我在的公司和IT没有更大的关系。公司600台PC也只是我用linux,此外没人用了。我也没有时间研究linux方面和编程,可惜啊。
当时,能在linux下用的软件很少。有人疑惑linux没什么学的?我回答说,那你试试用WINE运行QQ和MS OFFICE吧?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QQ、金山词霸、MS office2000等等属于MS平台下的软件就可以很好的在linux下跑的很好了。一年千里啊!
作者: 神游九州 发布时间: 2003-06-17
现在一直在用RH.问题是挺多的,在用RH7.2时因为个DNS配置问题.曾经有1个星期不原意看见我机器.一看就头疼.哈哈哈.不过终于过来了.越用越喜欢.虽然有时头疼的要命......但是.我实在不想用WIN了.除了打游戏和在线看电影,LINUX挺好的.想你的LINUX开花~~网络和时间就是阳光和水~
作者: konds 发布时间: 2003-06-18
总的来说,我用Linux经历了从REDHAT到Mandrake的过程.
我记得我用的第一个Linux发行版是RedHat 4.2,在一台486/33上安装的,XFree86是3.2的,
WM是fvwm95,很粗糙的,还是英文的;
98年用上了REDHAT 5.1,还是那台机器,仍是英文的,仍很粗糙,但此时已经掌握了Linux的很多
命令和Linux的运行机制,打破了对UNIX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就象当初从BASIC转到C语言一样;
99年5月左右有了Xteam 1.0,算是第一次在Linux的世界里看见了汉字,界面是KDE,漂亮多了;
到了同年9月左右,买了TURBO LINUX 4.0中文版(3 CD),仍有KDE,还有GNOME等,利用
xcircuit第一次在Linux下画出了电路图;
到了2000年,红旗的桌面版2.0出来了,我也搞了一套装了,一个字--爽!(就当时来说)
2001年底,Xteam出了4.0,也是一个不错的发行版,虽然太象REDHAT了,虽然在4.0下我的
光驱工作得有点不尽人意;
2002年,基本上同时拥有了REDHAT 7.3和Mandrake 8.1.此时KDE3已经相当成熟了,用起来
很顺手,从此很少进windows(工作需要除外).装MDK 8.1后感觉她的控制中心很有特色,功能
又多,但此时还感觉不到MDK和REDHAT的太大的差别.
自此,由于有了宽带,也敢经常从网上down发行版下来试用了,先后down了REDHAT 7.3.94,
8.0,8.0.94,MDK 9.0,9.1beta1,beta2,beta3,9.1,也down了magic Linux 1.0,
1.1,debian,peanut Linux,ark Linux,asp Linux 9,knoppix,cool Linux等,
发现REDHAT自7.3.94以后(从8.0开始)不再支持MP3,也没有了wine,mplayer,xine,给
我的感觉,与其说是怕有版权纷争,不如说是REDHAT的目标转向了企业市场(服务器和企业桌面)
,而MDK的多媒体功能一如既往,甚至更强,不用说xine,mplayer,就是KDE的noatun,
kaboodle都能自如地播放各种格式的多媒体格式,包括divx的MPEG4视频,而且MDK的控制中心
更好了,特别是到了9.1,openoffice界面中文化的问题已不存在.
我现在一直用MDK 9.1,因为她的多媒体功能,简洁的/dev目录,直接支持ntfs...
不过MDK 9.1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如:
1.安装时在"概要"时虽然可以选择启动管理器的安装位置,但在出现此画面之前已
自作主张地将启动管理器安装到MBR了,而且只能进入MDK一次,第二次屏幕上就不断
显示99 99 ...,害得我总是第一次进入后就赶紧
dd if=/dev/hda2 of=/win/bootsect.lnx bs=512 count=1或
重设活动分区;
2.pydict,stardict我一直没运行成功过;
3.没有GB18030的中文字体,默认简体中文编码还是GB2312;
4.输入法chinput一按ctrl-space就退出;
5.游戏cannon smash在ATI 9000显卡上显示不出菜单;
6.grub没有背景图像.
真希望在9.2中这些问题消失(输入法chinput的问题在cooker中已改用minichinput,已解
决;GB18030的问题我通过安装GB18030字体再修改/etc/sysconfig/i18n也解决了),那时,
MDK就是我的最爱了!
作者: ggghai 发布时间: 2003-07-14
作者: redlock 发布时间: 2003-12-09
还不错,哈哈
想当年,俺随便买了个MDK9.1
安装的时候,稀里糊涂地把80G硬盘清空
555555555
作者: L0veyou 发布时间: 2004-01-19
最早装linux是在98年,到底是Redhat几都忘了,装玩后发现root密码输入后没用,结果很郁闷,想把它格掉,发现搞不定,最后只好让个"高手"给低格了,当时还万分感谢他

一直到2002年的夏天我都没有再想过linux,偶然的机会看了篇文章介绍redhat7.2,我就让朋友给买了一个,又是一通郁闷后被已经知道如何格式化的我给请走了.
一年多过去了,2003的圣诞大假到来了,我无意在网上看到了mandrake的主页,最关键的是看到了它的screenshots,原来linux变的这么漂亮了,我想再试试,这次我不敢轻举妄动,先是好好的搜索了一下相关网站,一下就发现了linuxsir.org赶快进来恶补了一些基本东西,初步决定试试redhat9(主要是它的贴子比较多,问题好解决),安上RH9后发现声卡和显卡还是没有(我的配置比较新),在坛子里好好找了一通,终于在一篇"ALSA"使用贴子的帮助下实现了声卡,显卡还是不能搞定,这时已经是圣诞夜了,转眼间就过了4,5天的假期,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了linuxquestions.org这个论坛,在各国朋友的热心帮助下我的显卡终于能用了(就是玩chromium有50fps了),从newbie到显卡和声卡都搞定了,接着用mplayer,xine都能看电影了,感觉不错,
随着对linux的越来越了解,我的老硬盘开始不够用了,就加了块160G的SATA,结果发现RH9安不上了,在一番更改BIOS后发现能安装但是硬盘性能比老昆腾20G的ATA66还差,只好试试其他版本了,我先后下载了fedora,slackware9.1,DEbian30r2,Gentoo1.4(还有像SUSE的LIVE和MDK的MOVE),发现除了FEDORA能直接认我的SATA其它的都不行,搞了两天FEDORA后发现我原来在RH9下能用的ALSA和ATI驱动现在都不行了,我又开始绝望了.
已经到了2004年了,我突然发现最先给我好影响的MDK我还没试过,马上下载安装了MDK9.2,在开机时显示没有显示器就死在那儿了,我觉得Redhat9虽然不能认出我的显卡但会自动配置个generic vesa显卡,而且开机进入系统也可以再改成1280x1024的分辨率,而MDK9.2完全不给我一点机会,无奈下给我又删了,前两天看到了Mandrake cooker2就试了试,发现我的显卡史无前例的被直接认出了,安装时的测试也通过了,太兴奋了,但第一次启动后就出现了kernel panic:init no found,找了一些资料都没有解决,最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安了一边Mandrake9.2,这次在配置显卡时我终于发现以前忽视了的Generic vesa驱动,终于可以在xwindows下看到了MDK的真面目,我的NTFS,声卡都直接配置好了,只有显卡还有问题,现在我正在尝试DRI驱动,其它的常用功能我基本上配置好了.
现在最关心的就是Mandrake10了,它一出来我就要尝尝鲜,好日子就要来了,哈哈
作者: andrewpan 发布时间: 2004-01-19
后来为了备份文件买了刻录机这样就下了好多版本 安了红旗 开始我认为红旗很好 起码很简单 不用很多配置 可是后来发现简单的什么都作不了 然后就在各个版本中平衡选择 选了Mandrake9.2 开始安装真么都引导不了 而我的机器恰恰不能用软盘 苦呀 为了看看Mandrake9.2的界面就这样安了在安 后来竟然发现红旗可以在引导界面上带上Mandrake9.2引导 哈哈 安红旗后来就是要引导Mandrake 因为她的的美丽让我无法忘怀
可是Mandrake9.2说会弄坏LG 的光驱 我一直害怕LG 的刻录机 就在安回fedora 一番配置后 红帽就安营在我的电脑中 可是我对Mandrake无法忘记的是什么那? 是她的美丽 还是她的功用
后来资料越来越多被linux占用的6G空间也要被压缩 选择抛弃还是选择什么? 为了我对LINUX的喜爱 我宁可加大我的硬件 升级加大硬盘换cpu 我要给我的LINUX更多得空间 更多的自由 没有迟疑我要在娶会我美丽的Mandrake 因为我了解了她不会伤害我的刻录机了 哈哈,没有伤害的美人那个人会拒绝 这回竟然可以用她引导XP.哈哈.在不用XP作主导 我的Mandrake将是我电脑的主角 永远的爱 给我的Mandrake .
作者: zwxk 发布时间: 2004-01-20
作者: dreamchenwen 发布时间: 2004-12-14
热门阅读
-
office 2019专业增强版最新2021版激活秘钥/序列号/激活码推荐 附激活工具
阅读:74
-
如何安装mysql8.0
阅读:31
-
Word快速设置标题样式步骤详解
阅读:28
-
20+道必知必会的Vue面试题(附答案解析)
阅读:37
-
HTML如何制作表单
阅读:22
-
百词斩可以改天数吗?当然可以,4个步骤轻松修改天数!
阅读:31
-
ET文件格式和XLS格式文件之间如何转化?
阅读:24
-
react和vue的区别及优缺点是什么
阅读:121
-
支付宝人脸识别如何关闭?
阅读:21
-
腾讯微云怎么修改照片或视频备份路径?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