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吧 → 我的 10.0 手记(一)

我的 10.0 手记(一)

时间:2004-05-08

来源:互联网

前言
终于利用最后一点时间写一点东西了。之前大概看过了大家提的一些问题,也逐渐理出了一些头绪,决定这次不用全程抓图的方式,因为我自认为还没有到非得抓图才能说清楚的地步。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我会在这里先罗列一些基本的知识,虽然以前可能说了很多,但对于新手来讲,可能并不太了解。

Q: 我以前一直都听说 Linux 9.0, Linux 10.0 什么的。现在出来了一个 Mandrakelinux 是什么东西啊。为什么你要介绍这个呢?
A: 你先需要回答我一个问题,你用的光驱或者刻录机是什么牌子的,你可能会说出爱国者,明基等等具体的品牌。但实际上,无论你是否承认,这些牌子的光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你选择哪一个牌子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品牌认知和喜好而已。
Linux 也一样。你从别人那里听到的 Linux 9.0,实际上应该是 Redhat Linux 9.0。Redhat 是一个品牌,Linux 才是实际的产品。既然 Redhat 可以出Linux,为什么别的公司不能出呢?Mandrakelinux 就是另外一家公司推出的 Linux 产品。
我之所以要为你介绍 Mandrakelinux,也纯粹是个人喜好而已。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喜好,选择其它品牌的Linux。不过我相信,当你看完我写的这一系列文章之后,会觉得Mandrakelinux自有可爱之处。

Q: 我从哪里可以买到或者下载到Mandrakelinux呢?
A: 如同 Microsoft Office 分为标准版、专业版一样,Mandrakelinux 也根据最终用户区分为不同的版本。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个版本叫做 Mandrakelinux 10.0 Official Download。名字有点长是不是?呵呵,没关系。Official 的意思就是正式版,相对的还有一个测试版叫做 Community。Download 的意思就是正版可以免费下载,不是盗版。
如果你想购买 Mandrakelinux,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国内并没有正式授权的零售商,包括港台地区。唯一的正规购买渠道是花美元到 http://www.mandrakestore.com 上去买。也许你偶尔在网上会看到兜售 Mandrakelinux 的网站,那也不过是将 Download 版帮你刻成光盘而已。

Q: 我特别喜欢英文界面,但我希望仍然能够显示汉字、输入汉字。所以我打算装一个英文系统来练习英文。
A: 这个想法是十分可笑的。一个纯英文环境,意味着一切都是英文的,当然也不能显示中文或者输入中文。你不可能期待在美国的土地上满眼都是中文,满街跑的人嘴里说的都是中文。你要练习英语,也完全有别的方法,成天对着那些再熟悉不过的 File,Edit,Help,我不信凭这个就能过英语六级。况且,Mandrakelinux会根据你所选的语言为你安装相应的软件包,比如字体和输入法,以及根据语言对系统设置进行调整。你非要把一个英文环境改造成中文,无异于自讨苦吃。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现在你手里应该先准备好以下工具:[list=1][*]FlashGet 或者类似的支持断点续传的工具[*]WinRAR 2.9 以上版本[*]一张质量上乘的软盘或者四张空的CDR(W)[*]md5sums.exe 工具[/list=1]别着急,我一猜你就没有第四个东西。给,放在附件里了。

然后,你就可以到这里或者这里找到可以下载的地址了。注意,四个ISO都要下载下来,这大概是3G左右,别把硬盘撑爆了。
上传的附件
md5sums.exe.rar (25.4 KB, 1441 次查看)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不管你要做什么,第一步先要检查下载下来的ISO有没有错。你以前可能遇到过这个问题,下载下来的电影看不了,重新下载一遍就行了。原因就是文件在下载的过程中损坏了。

怎么检查呢?你需要进入Windows的命令行方式。看看,什么都不会吧。还是照我说的做吧。假设你把四个ISO全放在D:\Download下,并且把刚才的那个md5sums也解开放在D:\Download下了。那么应该这样(红色的是你要输入的):

C:\WINDOWS>D:
D:\>cd download
D:\DOWNLOAD>md5sums *.iso
!@#$%^&*!@#$%^&*!@#$%^&*!@#$%^&*!@#$%^&*

你会看到每个文件都对应一大串字符。这么一大串字符就是MD5校验码。你再到刚才的地方看看,和原来的校验码是不是一样。如果一样的话,就没问题了,否则就要重新下载。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假如你有一台刻录机,那么就最简单了。直接将ISO以镜像方式刻录到光盘就OK了。刻不下?你用的是700M的碟子吗?还不行?看这里 ---->

假如你没有刻录机,那就赶快买一台呗

我这里说一下如何用软盘启动来安装。什么?你连软驱都没有?看这里---->(注意,此种方法不是我们推荐的安装方法)

找一个空的FAT分区(这里没得商量,必须是FAT16或FAT32分区),比如说是H盘吧。将四张ISO用WinRAR全部解开至该分区。不用担心,如果它问你是否不是要覆盖,你就选覆盖就行了,什么也不用管。

然后在H:\dosutils目录下找到一个叫做 rawwrite 的程序,运行它。以后就看抓图吧。
上传的图像
snap1.jpg (46.5 KB, 4214 次查看)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看附件。


要用文本编辑器来打开A:\menu.lst这个文件,注意看我用鼠标拖黑的地方(hd0,8)。这里原来是(hd0,0)。

我为什么要改成 hd0,8 呢?先来说说逗号前面的那个 hd0 的意思。hd0 代表主板第一个IDE接口的主盘,hd1代表第一个IDE接口的从盘。一般大家都是把硬盘接在hd0上吧。而逗号后面的那个8呢,代表扩展分区上的第四个逻辑盘。说得再直白一点吧。如果你将ISO解在了D盘,就应该改成 4, E盘就是5,F盘就是6,H盘当然就是8了。

别忘了,我在上一步说的是你把ISO全解在H盘的根目录中。如果你不小心解在了一个子目录,比如H:\mdk10吧。就要在下面两行的 /isolinux/ 前面多写上 /mdk10,变成 /mdk10/isolinux/。

看来准备安装还不太容易呢,所幸安装过程很简单的。
上传的图像
snap2.jpg (97.9 KB, 4076 次查看)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如果你用光盘启动安装,自然是很方便的,什么也不用管。

如果你用软盘启动安装,安装程序会先问你安装文件放在哪里了?还记得吗?我们放在H盘的根目录了(hd0, 8)。那么你就会需要先选择 hda,然后再选择 hda9。注意看这个对应形式:(hd0, 8)=hda9。出个题考考你。如果是(hd1,3)应该对应什么呢?对了,就是hdb4。

安装过程会很顺利的进行下去,你就直接看屏幕上的帮助就OK了。
关于磁盘分区的问题,我并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希望你看一看坛子里有关的文章,这些文章都说得很具体的,我就不再卖弄了。

好了,从头开始,一直到磁盘分区为止,有问题的请举手。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版主辛苦了,第一个报道,先顶一下

作者: zonzi   发布时间: 2004-05-08

这个……通常D盘应该是hda5吧,好像dos最多支持4个主引导分区,所以扩展分区从5开始……

作者: hongewuyan   发布时间: 2004-05-08

写的很好!继续!

作者: lvjing79   发布时间: 2004-05-08

引用:
最初由 hongewuyan 发表
这个……通常D盘应该是hda5吧,好像dos最多支持4个主引导分区,所以扩展分区从5开始……
可是grub是从0开始计的啊。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真的很好!可否置頂?免得有需要的人找不到。

作者: amylam   发布时间: 2004-05-08

过两天写完了再说吧。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08

我看还是用winiso+dosutils安装最简单,光驱,软驱.刻录机都不要.

作者: flyclover   发布时间: 2004-05-08

引用:
最初由 flyclover 发表
我看还是用winiso+dosutils安装最简单,光驱,软驱.刻录机都不要.
能否具体讲一下?

作者: szdino   发布时间: 2004-05-09

会不会用到虚拟软盘

作者: zqing   发布时间: 2004-05-09

为什么我的kernal和initrd的路径默认的是 /cooker/isolinux/...

作者: fiendpro   发布时间: 2004-05-09

沉得太深了,頂上?怼

作者: amylam   发布时间: 2004-05-11

我决定在前面加一个QA。因为很多人都觉得汉字很难看,非要在英文的locale里面搞出中文字体、中文输入法来。这样根本是多此一举。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11

有很多的華僑或華僑的第二代在用英文的同時也想學或用中文。
我有幾個朋友都是這樣,他們會說但不會寫。

作者: amylam   发布时间: 2004-05-11

引用:
最初由 amylam 发表
有很多的華僑或華僑的第二代在用英文的同時也想學或用中文。
我有幾個朋友都是這樣,他們會說但不會寫。
那可以这样:安装的时候,点Advance同时选择英文和中文。我仅仅是对某些自以为是的中国本土用户提出抗议。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11

简单明了,不错

作者: ericlim   发布时间: 2004-05-11

引用:
最初由 mandrakechina 发表
那可以这样:安装的时候,点Advance同时选择英文和中文。我仅仅是对某些自以为是的中国本土用户提出抗议。

理解,我只是將海外有些人的?際情況說明一下

作者: amylam   发布时间: 2004-05-12

版主,我裝了個SCIM,但始終搞不掂在MOZILLA里使用,請版主費神看看有沒有其它的辦法?我覺得SCIM在功能上還是在介面上都比XCIN要好,起碼輸入條的字沒那么模糊。
謝謝!

作者: amylam   发布时间: 2004-05-13

:( 版主辛苦 以前本人以软盘安装发 在全fat32格式的windows xp下面没有问题但现在本人已经将格式改成了ntfs格式 软盘安装法便无法正确mount了,望提出解决方案造福大家,先谢谢了

作者: alexkyo   发布时间: 2004-05-20

用软盘启动无法识别NTFS格式。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参考 tygk 的文章:无软驱、光驱、刻录机纯硬盘安装方法。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5-20

谢谢版主回复但是如果硬盘中mandrake安装文件在ntfs中运用grub.exe在windows boot情况下运行find /vmlinuz命令仍然无法mount系统,继续求救

作者: alexkyo   发布时间: 2004-05-21

上次已经提出过这个问题但是还未解决 希望斑竹造福大众 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 有劳了 热切企盼中

作者: alexkyo   发布时间: 2004-05-23

写得很明白!谢谢!

作者: tablelamp   发布时间: 2004-05-23

It is really useful. Please continue...

作者: zea   发布时间: 2004-05-23

继续写呀,支持!

作者: tfjmych   发布时间: 2004-07-04

hd-grud.img 这个那里找?????怎么那么不负责

作者: 冰冻的鱼   发布时间: 2004-07-07

人家叫hd-grub好吧。干吗非得把b照个镜子啊。

作者: fundawang   发布时间: 2004-07-07

呵呵

作者: 碧海狂沙   发布时间: 2004-10-10

支持一下

作者: fishermandzs   发布时间: 2004-10-10

斑竹不错,辛苦了,真是以德服人^_^

作者: cnzxy   发布时间: 2004-11-06

我用大侠的方法检验了我下的iso,结果发现第二个校验码对不上,这方法真爽,要不刻录好才发现iso出错就郁闷了

作者: kailee0426   发布时间: 2004-11-27

引用:
最初由 flyclover 发表
我看还是用winiso+dosutils安装最简单,光驱,软驱.刻录机都不要.

请问你是怎样做的?

作者: kongman_lee   发布时间: 2004-12-16

正在另外一台机器上安装MDK,是从硬盘安装的,硬盘有四个分区,一个FAT32,两个NTFS,还有一个我分了30G用于LINUX,还有9G的SWAP分区~
我用SFDISK分的区,但是安装时去提示“I can't find a valid filesystem."哪位朋友知道我哪里错了!??

作者: youhun   发布时间: 2004-12-19

我将10。1解压到mdk目录,另外建了dosutils目录,引导起来之后它问我iso文件位置,我该怎么填写呢?/dev/hda*/mdk?还是什么?谢谢了

作者: wulisuo   发布时间: 2005-01-02

的确很好,对入门很有帮助

作者: johnmoto   发布时间: 2005-01-15

引用:
作者: fundawang
我会在这里先罗列一些基本的知识,虽然以前可能说了很多,但对于新手来讲,可能并不太了解。

Q: 我以前一直都听说 Linux 9.0, Linux 10.0 什么的。现在出来了一个 Mandrakelinux 是什么东西啊。为什么你要介绍这个呢?
A: 你先需要回答我一个问题,你用的光驱或者刻录机是什么牌子的,你可能会说出爱国者,明基等等具体的品牌。但实际上,无论你是否承认,这些牌子的光驱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你选择哪一个牌子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品牌认知和喜好而已。
Linux 也一样。你从别人那里听到的 Linux 9.0,实际上应该是 Redhat Linux 9.0。Redhat 是一个品牌,Linux 才是实际的产品。既然 Redhat 可以出Linux,为什么别的公司不能出呢?Mandrakelinux 就是另外一家公司推出的 Linux 产品。
我之所以要为你介绍 Mandrakelinux,也纯粹是个人喜好而已。你当然可以有自己的喜好,选择其它品牌的Linux。不过我相信,当你看完我写的这一系列文章之后,会觉得Mandrakelinux自有可爱之处。

Q: 我从哪里可以买到或者下载到Mandrakelinux呢?
A: 如同 Microsoft Office 分为标准版、专业版一样,Mandrakelinux 也根据最终用户区分为不同的版本。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个版本叫做 Mandrakelinux 10.0 Official Download。名字有点长是不是?呵呵,没关系。Official 的意思就是正式版,相对的还有一个测试版叫做 Community。Download 的意思就是正版可以免费下载,不是盗版。
如果你想购买 Mandrakelinux,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你,国内并没有正式授权的零售商,包括港台地区。唯一的正规购买渠道是花美元到 http://www.mandrakestore.com 上去买。也许你偶尔在网上会看到兜售 Mandrakelinux 的网站,那也不过是将 Download 版帮你刻成光盘而已。

Q: 我特别喜欢英文界面,但我希望仍然能够显示汉字、输入汉字。所以我打算装一个英文系统来练习英文。
A: 这个想法是十分可笑的。一个纯英文环境,意味着一切都是英文的,当然也不能显示中文或者输入中文。你不可能期待在美国的土地上满眼都是中文,满街跑的人嘴里说的都是中文。你要练习英语,也完全有别的方法,成天对着那些再熟悉不过的 File,Edit,Help,我不信凭这个就能过英语六级。况且,Mandrakelinux会根据你所选的语言为你安装相应的软件包,比如字体和输入法,以及根据语言对系统设置进行调整。你非要把一个英文环境改造成中文,无异于自讨苦吃。




  谁说纯英文界面不能显示中文和输入中文?我在FC3上实现的很好?如果不会,不要瞎解释。而且那也不只是File, Edit几个单词的问题。

作者: dreamboat2000   发布时间: 2005-01-27

老大 我照你说的把4个iso文件和md5sums放在了E:\downloads\LinuxM下

然后到E:\downloads\LinuxM 运行E:\downloads\LinuxM>md5sums*.iso

可是说不是命令程序

我该怎么办啊

作者: 94489201   发布时间: 2005-02-23

问一个小白的问题

昨天下载了10.1,在这里看了好几篇安装说明(包括mdk,debian的)

都看到在dos下怎么样怎么样操作一下,在windows下怎么样怎么样操作一下

那如果没有windows的怎么办?不要和我说d版的,我如果可以放心的用d版的我还来这个地方干什么

ps:第一次发帖,说错话请见谅

作者: nikoused   发布时间: 2005-03-04

引用:
作者: fundawang
Q: 我特别喜欢英文界面,但我希望仍然能够显示汉字、输入汉字。所以我打算装一个英文系统来练习英文。[/b]
A: 这个想法是十分可笑的。一个纯英文环境,意味着一切都是英文的,当然也不能显示中文或者输入中文。你不可能期待在美国的土地上满眼都是中文,满街跑的人嘴里说的都是中文。你要练习英语,也完全有别的方法,成天对着那些再熟悉不过的 File,Edit,Help,我不信凭这个就能过英语六级。况且,Mandrakelinux会根据你所选的语言为你安装相应的软件包,比如字体和输入法,以及根据语言对系统设置进行调整。你非要把一个英文环境改造成中文,无异于自讨苦吃。

你好像太有偏见了!!!我使用Windows 2000/XP/2003, Office 2000/XP/2003 for Windows, Mac OS X 10.2/10.2, Office X/2004 for Mac重来都是英文界面,但我可以正常使用英文,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日文,韩文。我习惯英文界面,而且不会导致乱码问题。我总不能把5种语言界面都熟悉了吧。

例如: 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Paint - 画板 - 小畫仙
Favorites - 收藏夹 - 我的最?
Default Gateway - 默认网关 - 預設閘道[/indent]
我想,不会只有我一个人这么使用吧。

我通常使用UTF-8编码。这应该是大势所趋。不然我怎么同时同時使用英简中繁中日韩?

我使用Mandrake多年了。但这些基本问题在Linux中还没有解决。(在Windows和Mac中早就不是问题了。)

作者: mctom   发布时间: 2005-03-05

热门下载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