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吧 → 为什么8086的段内指令,又要分成短转移(-128到127)和长转移

为什么8086的段内指令,又要分成短转移(-128到127)和长转移

时间:2011-09-06

来源:互联网

难道短转移用8位寄存器达成,常转移用16位寄存器达成? 这个是否对应于16位windows编程的near/far指针?

到底为什么要区分成两种? 想不明白有什么必要性。

作者: erekkk   发布时间: 2011-09-06

这个是从转移范围的几率和指令长度上综合考虑而采用的。即认为有相当一部分的转移是在 short 范围内,尤其是条件转移,所以就针对这类转移设计了专门的指令;而且指令长度也节省了一个字节。
转移的达成,和寄存器没有关系。
和 short(短)转移对应的是 near(近)转移,不是 far(远)转移。short 和 near 一起,才是和 far 对应的。这是因为 short 和 near 转移,都只是改变了 ip 不涉及到 cs 的变化;而 far 则是 ip 和 cs 都会发生改变。
16 位 Windows 编程,这个,好像早被放弃了,比 dos 更为鲜见。near/far 指针,可以认为是和 near/far 转移类似的;因为它们的 near 都只有偏址部分,far 则包括了偏址和段址。

作者: zara   发布时间: 2011-09-07

这个跟16位没有关系,真正的原因是当年实模式下内存太少,short转移可以节约1个字节空间,如果有大量的short转移,那这空间节约就多了

作者: Areslee   发布时间: 2011-09-07